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鸡蛋壳暗斑成因研究    

Study on the Cause of Translucent Eggshel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付良[1] 吴桂琴[2] 孙从佼[1] 郑江霞[1] 李光奇[2] 徐桂云[1]

FU Liang;WU Guiqin;SUN Congjiao;ZHENG Jiangxia;LI Guangqi;XU Guiyu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Beijing Huadu Yukou Poultry Industry Co.,Ltd.,Beijing 101206)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 [2]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1206

出  处:《中国家禽》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0);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5R62)

年  份:2019

卷  号:41

期  号:15

起止页码:6-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蛋壳暗斑表现规律和影响因素,为消除暗斑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选取30个暗斑蛋,清空内容物,去除蛋壳膜,烘干蛋壳,再将蛋壳浸入水中;然后选取30个暗斑区域较大的暗斑蛋和30个正常蛋,每个暗斑蛋上剥离一片暗斑区域和无暗斑区域,每个正常蛋上剥离与暗斑区域对应的一片正常蛋壳,将蛋壳烘干后计算失水量和失水比;同样的方法在30个暗斑区域较大的暗斑蛋上剥离30片暗斑蛋壳和30片无暗斑蛋壳,在正常蛋上剥离30片正常蛋壳,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暗斑蛋上的暗斑在烘干之后消失,接触水分后重新出现;暗斑组蛋壳含水率(2.24%±0.43%)极显著高于无暗斑组(1.12%±0.43%)和正常组(0.85%±0.23%)(P<0.01),无暗斑组蛋壳含水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暗斑组蛋壳的乳突空隙高度、乳突空隙宽度、乳突空隙面积均值、乳突空隙面积占比均极显著高于无暗斑组和正常组(P<0.01),暗斑组蛋壳的乳突密度极显著低于无暗斑组和正常组(P<0.01)。结果提示,蛋壳暗斑区域相较于无暗斑区域和正常壳,乳突排列疏松,乳突空隙大,从而具有更高的含水率,光线穿过含水率更高的区域时,折射率和反射率发生变化,暗斑产生。

关 键 词:暗斑蛋  扫描电子显微镜 含水率 乳突空隙  

分 类 号:S83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