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空间聚类的中国东北气候分区及其气象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spatial cluster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明[1,2,3] 王贵文[1] 柴旭荣[1] 胡炜霞[4] 张莲芝[1]

LI Ming;WANG Gui-wen;CHAI Xu-rong;HU Wei-xia;ZHANG Lian-zhi(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Modem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Laboratory of Remote Sensing and Climate Inform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College of History and Tourism Cul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临汾041000 [2]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临汾041000 [3]山西师范大学遥感与气候信息实验室,临汾041000 [4]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临汾041000

出  处:《自然资源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60,31571604);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项目(20161113)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8

起止页码:1682-16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50年来,中国东北地区干旱化趋势明显,越来越频繁的干旱事件对该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1961-2016年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月值0.5°×0.5°格点数据,利用空间系统聚类方法对中国东北进行气候分区,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探讨了中国东北各亚区气象干旱的时间演变规律,并结合小波功率谱和小波全谱分析了各亚区干旱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可将东北地区分为8个气候亚区,即西辽河平原半干旱农牧区、吉辽东部山地湿润农林区、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牧业区、东北中部半湿润-半干旱农牧区、黑吉东部山地湿润农林区、大兴安岭北部湿润林业区、呼伦贝尔-黑河湿润-半湿润农林区、三江平原湿润农业区;(2)不同亚区的干旱事件时间演变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大致都经历了3个干旱时期:1960s后期、1970s中后期至1980s前期、1990s后期至2000s;2000-2010年间东北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最大,尤其是中、西部;(3)不同亚区干旱变化主要存在11年和3~8年的显著周期,第一主周期差异明显。研究结果对于弄清楚中国东北各亚区特有的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制定气候均质区域干旱监测计划和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气候分区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空间系统聚类  小波分析

分 类 号:P426.61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