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体氮、磷营养盐水平对蓝藻优势形成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 of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on the dominance of cyanobacter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海[1] 陈洁[1,2] 朱广伟[1] 秦伯强[1] 张运林[1]

XU Hai;CHEN Jie;ZHU Guangwei;QIN Boqiang;ZHANG Yunl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P.R.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P.R.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2]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无锡214122

出  处:《湖泊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3076);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DQC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战略发展规划项目(NIGLAS2017GH04)联合资助;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3-001)

年  份:2019

卷  号:31

期  号:5

起止页码:1239-12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江苏省南京市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清溪、护城河、玄武湖、月牙湖、琵琶湖和前湖为研究对象,调查各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优势种,并结合藻类生长潜力试验,探究不同氮、磷营养水平的自然水体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与竞争的影响.野外调查发现不同营养水平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种不同,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以绿藻、蓝藻、硅藻和隐藻分别占优势.单一藻种培养时,铜绿微囊藻在清溪、护城河和玄武湖水体中生长均较好,而斜生栅藻仅在高氮、磷浓度的清溪和护城河水体中有较大生长量,说明斜生栅藻对氮、磷的需求高于铜绿微囊藻;两种藻共培养时,清溪水体中斜生栅藻占优势,护城河和玄武湖水体中铜绿微囊藻占优势,但其他水体中两种藻均不能生长,说明氮、磷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蓝藻形成优势.对低营养水平的玄武湖、琵琶湖、月牙湖和前湖水体进行氮、磷加富后,两种藻均能较好地生长,且各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藻类在这些水体中生长受到氮、磷的限制,氮、磷浓度升高会增加水华发生的风险.本研究将野外调查和藻类生长潜力实验相结合,深入探究了蓝藻优势形成与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关系,揭示了蓝藻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水体氮、磷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易产生蓝藻优势.

关 键 词:浮游植物 优势种 蓝藻 藻类生长潜力实验  营养盐限制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