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2—2017年京津冀区域酸雨变化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acid rai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rom 2012 to 201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良玉[1] 魏丽欣[1] 赵春雷[2] 张会[1] 贾芳[3] 徐志清[1]

ZHANG Liang-yu;WEI Li-xin;ZHAO Chun-lei;ZHANG Hui;JIA Fang;XU Zhi-qing(Baod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Baoding 071000,China;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of Hebei,Shijiazhuang 050021,China;Beijing-Tianjin-Hebei Environmental Meteor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 Center,Beijing 100089,China)

机构地区:[1]保定市气象局,河北保定071000 [2]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21 [3]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北京100089

出  处:《气象与环境学报》

基  金: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OFSLRSS201820);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科研创新项目(18bdky08)共同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4

起止页码:47-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2012—2017年京津冀区域26个酸雨观测站观测资料,基于GIS插值方法研究平均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酸雨区月、季和不同降水量等级下酸雨变化特征,探讨该区域酸雨的成因。结果表明:2012—2017年京津冀区域酸雨污染面积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重酸雨区和2012—2013年酸雨频发区主要分布在承德、唐山、秦皇岛三市交界;2017年酸雨区面积(占比为15%)和酸雨频率多发区以上面积(占比为17%)比2012年分别减少了63%和52%;较弱酸雨频率出现最高,83%的特强酸雨出现在2012年和2013年。酸雨区秋季平均降水pH值最小,酸雨频率最高,秋季酸雨污染最为严重;冬季空气中污染物增多导致降水K值增大。中雨量级的平均降水pH值最小,小雨量级酸雨出现次数占比和降水K值最大;暴雨过程后减轻酸雨污染的程度。2011年后NOx排放量超过了SO2排放量,酸雨污染由“硫酸—硝酸型”逐步向“硝酸型”转变;减少SO2和NOx排放是降低京津冀区域酸雨污染的重要举措。

关 键 词:京津冀 酸雨 成因分析  

分 类 号:X5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