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别山贫困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  ( EI收录)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socio-ecological system vulnerability in poor mountainous tourist distinations:Taking Dabie Mountain Area as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群[1] 银马华[1] 杨兴柱[1] 姚兆钊[1]

WANG Qun;YIN Mahua;YANG Xingzhu;YAO Zhaozhao(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Anhui,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36)~~

年  份:2019

卷  号:74

期  号:8

起止页码:1663-16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EI、JST、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主要由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要素和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相关变化要素构成,是社会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综合体现。以大别山区9县(市)为例,基于SEE-PSR模型构建理论研究框架和综合评价体系,探讨贫困山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2009-2016年,区域系统脆弱性综合指数由0.52波动降至0.41,其中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社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呈稳定态势且对区域系统脆弱性综合指数贡献率达到76%,目前区域整体属于较低脆弱并朝着利好方向发展。②空间差异上,2009-2016年脆弱性综合指数低值县域随时间变化呈波动下降且变异系数较小,脆弱性综合指数高值县域于2013年开始下降逐步演变为较低脆弱等级且变异系数较大;县域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呈现连续波动上升趋势,县域间差异有所增大。③阻碍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因素由旅游收入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收入差距、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及耕地面积比率转变为旅游经济密度、游客密度及城镇化率,区域整体由状态主导型脆弱演化为压力主导型脆弱。

关 键 词: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大别山区  

分 类 号:F323.8] F59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