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德国小蠊肠道可培养非厌氧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产消化酶活性分析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ulturable aerobic bacteria from the intestines of Blattella germanica and the activity of digestive enzymes produced by these bacter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振东[1,2] 万晴[1,2] 薛志静[1,2] 张瑞玲[1,2] 张忠[1,2]

HUNAG Zhen-dong;WAN Qing;XUE Zhi-jing;ZHANG Rui-ling;ZHANG Zhong(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of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 an 271016, Shandong Province, China;Shando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the Origin, and Control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 [2]山东省新发传染病溯源与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泰安271016

出  处:《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028,81271874,81401693)~~

年  份:2019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409-4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B、CAS、IC、JST、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离德国小蠊肠道可培养细菌,并测定其产消化酶活性。方法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德国小蠊肠道细菌,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产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细菌,通过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比较不同细菌的产消化酶活性。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方差齐时用S-N-K多重比较方法;方差不齐时用Dunnett’s T3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在德国小蠊肠道中共分离到12属20种细菌,其中肠球菌属4种,芽孢杆菌属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各3种;柠檬酸杆菌属2种;沙雷菌属、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摩根菌属、细杆菌属、肠杆菌属、金黄杆菌属和Ventosimonas属各1种。在所有细菌中,可产蛋白酶活性的细菌有7种,产淀粉酶活性的细菌有3种,未筛选到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的细菌。粘质沙雷菌和Chryseobacterium massiliae的产蛋白酶活性较强,氧化微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特基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较弱,7种菌的产蛋白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9,P=0.000),而产淀粉酶细菌的产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20,P=0.130)。结论德国小蠊肠道中有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细菌,这些细菌可能协助德国小蠊消化和分解食物。

关 键 词:德国小蠊 肠道细菌 产消化酶细菌  

分 类 号:R384.9] Q969.253.1[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