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Chun;Zhu Zengyong;Liu Zhi(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Key Lab of Digital Agricultural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Sino-German School,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Taiyuan 03000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4]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太原0300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03251);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61005201901-3-6;161005201903-1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ASTIP-IAED-2019-01);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34-22)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16
起止页码:91-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文章基于扩展的索洛模型、C-D生产函数、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指数、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畜牧业统计数据,纳入空间效应因素,对中国省级区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测算我国省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具有较好效果,畜牧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高,我国畜牧业的增长方式还处于劳动力带动为主的阶段,劳动力、资本投入、牧具总动力是畜牧业产出增长的主动力。分省区来看,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为上海,最低为四川;分区域来看,东南区、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东北区的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五大牧区、西南山区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偏低。
关 键 词: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 C-D生产函数 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指数 空间效应
分 类 号:F32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