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回归与重塑:乡村振兴中的乡贤参与    

Regression and Remodeling:The Participation of Villager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晓燕[1,2] 赵普兵[3]

WU Xiao-yan;ZHAO Pu-bing(Marxism College,Sichuan Provincial Party School,Chengdu 610071 ,China;Chongqing Center for Civil Morality and Social Constraction,Chongqing 401331,China;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olitical Scienc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机构地区:[1]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0071 [2]重庆市公民道德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重庆401331 [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武汉430070

出  处:《理论探讨》

基  金: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农村社会有效治理研究: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19YJA810012)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4

起止页码:158-1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的振兴,能否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向上作用事关乡村社会的重建和发展。历史上,乡绅为皇权向基层社会延伸的权力载体,在国家与乡村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皇权通过乡绅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治理,达到了"家天下"的愿景。乡贤文化曾根植于乡村社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乡贤一度退出农村社会舞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史为鉴,乡贤作为乡土社会的成功人士,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理应被纳入乡村建设所需的人才范畴。新乡贤传承了"乡绅治村"的传统,在主体范围、资格获取方式、发挥作用方式等方面对传统乡绅进行了传承与重塑,乡村振兴中鼓励乡贤返乡对推动农村产业转型与升级、建设文明乡风和实现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但乡贤参与乡村振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地方实际出发进行引导和规制,以实现他们的有效参与。

关 键 词:乡绅 新乡贤  乡村振兴  重塑  

分 类 号:D63-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