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time tracking combined with process optimization 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proc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珊珊[1] 何金爱[1] 郑冬香[1]

YANG Shanshan;HE Jin’ai;ZHENG Dongxiang(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Ji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Guangdong 510632 China)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护理学院)

出  处:《护理研究》

基  金: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A070713016

年  份:2019

卷  号:33

期  号:14

起止页码:2470-24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时间追踪表,对每例病人从入院到溶栓的各时间节点追踪并进行流程优化。按护士参与的流程优化的病房护士溶栓、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和急诊护士溶栓3个阶段,收集流程优化期间病人的资料,比较3个阶段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在病房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44.0%、101min、18.2%,在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阶段分别为84.9%、65min、45.8%,在急诊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93.9%、40min、87.0%,且病房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阶段相比,发病4.5h内到院AIS病人静脉溶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个阶段相比,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溶栓后24h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时间追踪、护士参与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可有效减少院内时间延迟,提高溶栓率。

关 键 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  流程优化  溶栓率  

分 类 号:R47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