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种植密度对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生长,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影响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 yield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alfalfa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孟凯[1] 李星月[1] 贾振宇[1] 靳慧卿[2] 米福贵[1]

MENG Kai;LI Xing-yue;JIA Zhen-yu;JIN Hui-qing;MI Fu-gui(College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Forage Cultivation, Processing and High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ohhot 010011, China;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Hohhot, Hohhot 010110, 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2]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土默特平原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03048-05);中欧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专项“牧草与豆类作物育种以提高欧盟和中国蛋白自给”(2017YFE0111000)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28

期  号:7

起止页码:73-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索苜蓿优势产区内蒙古中部地区高产优质苜蓿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草原3号苜蓿为研究材料,在4个种植行距处理下(15、30、45和60cm),对其生长特征,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苜蓿茎叶比影响显著,在窄行距处理(15和30cm)下茎叶比较小,显著低于宽行距处理(45和60cm)。种植密度对苜蓿的株高、生长速度、鲜干比影响不显著。株高、生长速度随行距的增大而增加,鲜干比随行距增大而降低。种植密度对苜蓿饲草产量影响显著,饲草产量随行距的增大而减小,窄行距处理(15和30cm)下饲草产量较高。生长第2、3年苜蓿饲草产量分别在30和15cm行距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0813和12574kg·hm^-2。种植密度对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影响显著,对粗脂肪和灰分则不显著。粗蛋白在30cm行距下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在15cm行距下最小,酸性洗涤纤维在45cm行距下最小,相对饲用价值在15cm行距下最大。综合苜蓿生长,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生产适宜种植行距范围为15~30cm。

关 键 词:苜蓿 密度  产量  品质  

分 类 号:S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