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    

Pedigree and development of wheat varie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建敏[1] 罗江陶[1] 万洪深[1] 李式昭[1] 杨漫宇[1] 李俊[1] 杨恩年[1] 蒋云[2] 刘于斌[3] 王相权[4] 蒲宗君[1]

Jianmin Zheng;Jiangtao Luo;Hongshen Wan;Shizhao Li;Manyu Yang;Jun Li;Ennian Yang;Yun Jiang;Yubin Liu;Xiangquan Wang;Zongjun Pu(Key Laboratory of Wheat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n Southwestern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Crop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 China;Biotechnology and Nucl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 China;Liangsh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chang 615000, China;Nei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eijiang 641000, 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6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6 [3]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西昌615000 [4]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641000

出  处:《遗传》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D0101600,2017YFD0100905);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NYZ0012,2017JY0077,2018JY0627);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编号:2016ZYPZ-016);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编号:2016NYZ0030)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41

期  号:7

起止页码:599-6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品种系谱蕴含亲本来源、选育方式、亲缘关系等大量信息,对揭示农作物品种演变特点、规律并最终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汇总了四川省1936~2017年间326个小麦品种的系谱信息,对育种方式、亲本构成、高频亲本及骨干亲本的变化、遗传贡献、易位系及人工合成种质分布等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四川省育种家从大量材料中选用387个直接亲本,采用杂交育种等方式,配制数千个组合,从256个组合中选育出314个品种,对四川省小麦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更为优异的材料基础。四川省小麦育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主要依靠引进材料、地方品种到自主创制材料的过程;高频亲本、骨干亲本随育种进程推进而逐渐变化。易位系和人工合成种质对四川省小麦育种贡献巨大。育种目标的一致性必然导致遗传多样性散失和遗传基础脆弱,今后重点应加强资源的创制、保护和利用。本文通过育成品种的系谱梳理,对四川省小麦的育种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未来种质资源的收集创制和育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关 键 词:小麦育种 系谱 遗传贡献  遗传多样性  易位系 人工合成种质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