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肝泡状棘球蚴组织中HIF-1α、VEGFA的表达及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A in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nd its effect on angiogene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黎姣[1] 姜慧娇[1] 韩欢欢[1] 杨雄峰[1] 周青[1] 王小义[1] 李林林[2] 廖振宇[2] 陈雪玲[2] 吴向未[1]

GUO Li-jiao;JIANG Hui-jiao;HAN Huan-huan;YANG Xiong-feng;ZHOU Qing;WANG Xiao-yi;LI Lin-lin;LIAO Zhen-yu;CHEN Xue-ling;WU Xiang-wei(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s,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8,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ina;Department of Immunology,School of Medicin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8,China)

机构地区:[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石河子832008 [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石河子832008

出  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760570)~~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7

起止页码:639-6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HIF-1α、VEGFA在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的表达及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26只沙鼠随机分成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60只)、模型组(60只),采用开腹直视肝脏穿刺法建立泡状棘球蚴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接种同体积的PBS,术后第3d、7d、14d、28d、42d、56d、70d、84d、98d、112d随机取6只沙鼠,取临近病变的边缘区组织及正常肝组织。采用HE观察病理改变;q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HIF-1α、VEGFA表达,CD34标记微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HE染色根据病理特点将病程分为早期(14d内)、中期(14d^56d)、晚期(56d后)。模型组泡状棘球蚴组织随感染时间不同,其HIF-1αmRNA随感染时间呈动态改变,术后第14d其表达量高于空白组、低于假手术组(F=82.732,P<0.001);术后第42d、112d其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χ^2=11.536,χ^2=15.189,P<0.01);模型组术后第14dVEGFA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χ^2=15.174,P<0.01);术后第42d、112d,VEGFAmRNA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χ^2=15.158,χ^2=15.158,P<0.01)。模型组术后第14d、42d、112dHIF-1α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χ^2=8.627,χ^2=9.000,F=15.690,P<0.01);模型组术后第14d、42dVEGFA表达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F=11.250,F=70.059,P<0.001);模型组术后第14d、42d、112d,其MVD-CD34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χ^2=12.517,P<0.01,χ^2=13.157,P<0.01;χ^2=13.220,P<0.01)。结论沙鼠感染肝泡状棘球蚴中期,病变边缘区HIF-1α、VEGFA表达均升高,同时伴有大量微血管生成,可能存在HIF-1α转录因子激活并上调VEGFA的表达,促进肝泡状棘球蚴组织边缘区的血管新生。

关 键 词:泡状棘球蚴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  微血管密度

分 类 号:R38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