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u Yongze;Liu Dayong;Gong Yu
机构地区:[1]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 [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17905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403115和717730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5CJY009和18VSJ0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8YJA790098);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2018M630540)的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7
起止页码:26-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经济体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干预”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经济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以2002-2014年中国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当经济增长目标制定采用"留有余地”的设定方式时,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对较高,而在采用“之上”、“确保”、“力争”等硬约束表述时,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目标硬约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技术效率(TE)上。(2)经济增长目标“层层加码”明显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在2006年以后更加严重并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各个组成部分。(3)如果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目标采用“留有余地”设定方式,经济增长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则会更好,全要素生产率也会得到一定地提升。(4)中间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层层加码”通过竞相投资的潮涌效应,扭曲投资结构,抑制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挤占以及导致企业间资源要素错配等机制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上实证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较为稳健。本文可以为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一系列独特现象,如GDP水分、重复建设等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关 键 词:经济增长目标 全要素生产率 层层加码 目标约束
分 类 号:F1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