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牡丹花蕾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buds extract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云冬[1,2] 章漪玲[1,2] 宗红[1,2] 陆信曜[1,2] 诸葛斌[1,2] 沈微[1,3]

ZHOU Yundong;ZHANG Yiling;ZONG Hong;LU Xinyao;ZHU Gebin;SHEN Wei(The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Research Center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School of Bio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Culture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 of China Universities,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机构地区:[1]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122 [3]江南大学,中国高校工业微生物资源和信息中心,江苏无锡214122

出  处:《食品与发酵工业》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16B00)

年  份:2019

卷  号:45

期  号:13

起止页码:92-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FSTA、JST、RCCSE、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试验菌,探究牡丹花蕾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机理。利用琼脂滤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评价抑菌活性;测定生长曲线、膜脂肪酸组成、膜蛋白荧光光谱、膜通透性及细胞形态变化来探究抑菌机理。牡丹花蕾提取物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死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为3.13和6.25 mg/mL。在MIC和MBC下,细胞膜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提高了6.06%和8.19%,而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了5.17%和6.91%,从而导致膜流动性降低;同时提取物降低膜蛋白Phe、Trp和Tyr荧光强度,表明膜蛋白构象改变,导致膜功能产生障碍。此外,提取物破坏膜完整性和增加膜通透性。牡丹花蕾提取物通过改变膜脂肪酸组成和膜蛋白构象并破坏膜完整性发挥抑菌作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予以开发。

关 键 词:牡丹花蕾提取物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细胞膜损伤

分 类 号:TS20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