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层车站密贴下穿既有隧道案例分析及隧道沉降变形特征 ( EI收录)
Case study on double-deck subway station undercrossing and analysis of filed monitoring about this c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DU Wen;WANG Yong-hong;LI Li;ZHU Lian-chen;ZHU Hao-tian;WANG You-qi(Key Laboratory of Urb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the Education Ministr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308, China;The 5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5th Bureau Group.,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308 [3]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78037)~~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7
起止页码:2765-27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春地铁1号线卫星广场站下穿轻轨3号线工程中,下穿段负一层顶板与轻轨隧道底板密贴接触,形成"叠合板结构"。施工中,先注浆加固下穿段土体,然后采用六导洞PBA法配合千斤顶顶升支撑修建下穿段,具体方法为:于1^#+4^#导洞冠梁上布置液压千斤顶,对上层板形成两端临时支撑;再于3^#+5^#、2^#+4^#导洞内各施作一组钢管混凝土立柱及纵梁,对下层板形成永久支撑,纵梁兼做负一层顶板。然后逐步移除千斤顶、拆除导洞初支、浇筑负一层顶板,实现上下层板密贴;最后修建剩余下穿段结构。为评估施工对轻轨隧道的影响,建立数值模型验算轻轨隧道底板弯矩,结果为安全;数值结果表明,底板沉降经历了先下沉、后抬升、再下沉的复杂过程,最终沉降曲线为单凹槽状。实测数据表明:沉降曲线可划分为振荡型、掉落型两种;曲线类型与测点位置有很大关系,震荡型曲线测点位于下穿段两端,掉落型曲线测点位于下穿段中部,分别受千斤顶、5^#及6^#导洞开挖控制;底板中线最终沉降为单凹槽状,最大沉降量与数值结果相符;变形缝差异沉降在千斤顶作用下一直处于可控状态。
关 键 词:隧道 地铁下穿 叠合板结构 液压顶升 沉降
分 类 号:TU9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