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n image quality of low dose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in big size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珮君[1] 王怡宁[1] 于敏[2] 王曼[1] 闫爽[1] 易妍[1] 徐橙[1] 王沄[1] 金征宇[1]

LIU Pei-jun;WANG Yi-ning;YU Min(Department of Radiology,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730,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100730 [2]北京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100193

出  处:《放射学实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1725);“十三五”国家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2016YFC1300402)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7

起止页码:760-7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图像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28例大体型患者(BMI>26kg/m^2)。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步进扫描模式,管电压100kV,自动管电流调制(233.4±46.7mAs)。对原始数据采用迭代算法(Clearview+50%)进行重建得到A组图像,进一步对该组图像采用AI图像优化技术进行处理,所得图像作为B组。分别在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开口、左前降支中段、左回旋支中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选取不同的兴趣区,测量这两组图像的冠状动脉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高年资的医生以Likert4级评分法评估该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1分,优秀;4分,不能诊断)。结果:患者平均BMI为(29.31±3.19)kg/m^2,平均心率(64.89±8.13)次/分。与A组图像相比,B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开口、左前降支中段、左回旋支中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的噪声分别降低了68.36%、45.89%、28.41%、32.49%和31.25%。B组图像SNR和CNR明显优于A组图像(P均<0.01)。B组冠状动脉主观评分明显优于A组图像质量(1.66±0.27vs.1.82±0.20,P<0.001)。扫描过程中CT剂量指数为(10.6±0.9)mGy,剂量长度乘积为(167.8±26.2)mGy·cm,有效剂量为(2.3±0.4)mSv。结论:AI图像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大体型患者在低剂量扫描时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为大体型患者降低辐射剂量及优化冠脉动脉图像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图像优化  迭代重建  冠状动脉CT 冠状动脉疾病

分 类 号:R814.42] R-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