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OU Zhong-liu;LI Chun-yan;CHEN Lin-hao;YANG Ya-lin;YIN Wen-qing;LIU Bin(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48,China;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2488,China;School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机构地区:[1]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88 [3]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363);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21057);岭南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QL1401)
年 份:2019
卷 号:25
期 号:16
起止页码:173-1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皂苷是苷元为三萜或螺甾烷类的一类较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天然来源皂苷为底物,采用生物转化技术获取了大量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尤其是具有良好活性的皂苷转化产物,为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皂苷按母核结构可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目前文献报道了89个天然来源皂苷单体的生物转化研究,其中三萜皂苷56个,甾体皂苷33个。皂苷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方法包括酶催化、微生物和肠道菌群转化,皂苷的生物酶和微生物转化工艺的研究与优化,是目前规模化制备活性次级皂苷的主要途径。皂苷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反应主要包括水解、氧化还原和重排等反应,最终生成苷元、次级糖苷或其衍生物。大多数皂苷的生物转化途径主要是经糖链水解反应,生成多个含糖基较少的次级皂苷,吸收入血并达到靶器官,发挥治疗作用。稀有次级皂苷制备、先导化合物发现和新药开发是皂苷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利用微生物和肠道菌群转化技术研究皂苷的体内代谢与作用机制,也将成为该类成分生物转化研究中的热点。结合国内外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皂苷类成分的生物转化技术、转化反应类型和转化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皂苷类成分生物转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皂苷 生物转化 转化技术 转化途径
分 类 号:R284.1[中药学类] R289[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