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years of soybean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black soi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Zhuxiu;LIU Junjie;XU Yanxia;ZHANG Wu;MI Gang;YAO Qin;WANG Guanghua(Key Laboratory of Mollisols Agroecology,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arbin 15008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Institute,Qiqihaer 161005,China;Heihe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ihe 1643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05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164300
基 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7YFD0200604);黑龙江省青年基金项目(QC2015027,D2018009)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2
起止页码:4337-43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大豆连作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病原微生物富集和土壤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然而,目前关于大豆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的影响及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豆连作(不同年限)和大豆.玉米轮作下的黑土细菌16S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轮作5年(CR5)和13年长期连作(CC13)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全氮(TN)、全磷(TP)和速效养分(AN、AP和AK)含量。与短期连作相比,CR5和CC13处理均提高了细菌群落的OTUs数量、PD值、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聚类分析图谱结果显示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受到轮作和连作年限的双重影响,而土壤pH、TN、TP、AN、AP和AK是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P<0.05)。此外,VPA分析发现上述土壤因子中,土壤pH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贡献度最大。本研究证明大豆长期连作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证实大豆长期连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为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高通量测序 大豆连作 轮作 细菌群落 多样性
分 类 号:S154.3] 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