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土地利用类型对渭河流域关中段地表水硝酸盐污染的影响    

Effects of land-use types on nitrate pollution of surface water in Guanzhong area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妍[1] 毕直磊[1] 张鑫[1] 宋进喜[1] 李楠[1]

ZHANG Yan;BI Zhilei;ZHANG Xin;SONG Jinxi;LI Nan(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Syste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01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17JQ4001);陕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No.2018slkj-12)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2

起止页码:4319-43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地表水硝酸盐(NO3^-)污染会造成水生态环境损害,引起水生态系统发生退化。通过溯源研究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和危害的源头,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渭河流域关中段13个子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同位素方法结合水化学研究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水NO3^-含量的关系,准确识别NO3^-的主要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流域NO3^-含量范围为4.2—150.1mg/L,平均含量38.2mg/L。约有35.3%的样品NO3^-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硝酸盐的含量。渭河干流污染较支流严重,南岸支流较北岸支流污染严重。渭河干流、支流的源头及上游区域NO3^-浓度普遍较低,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沿着河流流向,NO3^-浓度逐渐升高。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与地表水NO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27和0.830。而草地和林地与N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和-0.695。流域内,NO3^-污染来源主要为动物排泄物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活动中化肥的施用也是NO3^-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流域污染溯源结果,建议规范建设用地,加强污水排放和畜禽粪便的管理,同时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以达到减少水生态环境损害的目的。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地表水 硝酸盐污染 氮同位素 溯源  

分 类 号:F301.2] X5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