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岛植物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    

Summary of changes i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of island pla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增可[1] 郑心炫[1] 林华贞[1] 林欣[2] 黄柳菁[1]

ZHANG Zengke;ZHENG Xinxuan;LIN Huazhen;LIN Xin;HUANG Liujing(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 [2]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昆明6505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J016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401);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T170198)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0

起止页码:3749-37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功能性状研究的重点,环境因子驱使植物功能性状发生变化,进而推动群落发生演替。以平潭岛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植被(灌草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物种特征和群落结构,分析海岛不同演替阶段茎、叶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养分和水分逐渐增加,土壤 pH逐渐下降。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茎氮含量(SNC)、茎磷含量(SPC)下降后上升,叶厚度(LT)、叶片碳含量(LCC)、茎碳含量(SCC)与之相反,叶干物质含量(LDMC)、茎组织密度(STD)逐渐上升。(2)冗余分析表明,演替早期植物主要分布在土壤pH、容重高的贫瘠环境,拥有较高SLA、SNC、SPC、LPC的性状组合;演替后期植物主要分布在土壤养分和水分高的肥沃环境,拥有较高的STD、LDMC、LCC、LNC的性状组合。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影响海岛植物演替过程中功能性状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海岛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随演替的变化规律,探讨各演替阶段功能性状和环境特征,以及功能性状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旨在为今后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海岛植被修复和重建提供依据。

关 键 词:植物功能性状  海岛  演替阶段 土壤因子 生态策略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