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洞庭湖水质变化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chang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ongting L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光伟[1,2,3] 张明[4] 刘珍[1,2] 徐佳豪[1,2] 樊姿[1,2]

HU Guangwei;ZHANG Ming;LIU Zhen;XU Jiahao;FAN Zi(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7,China;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Waste Resource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7,China;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Processes, CAS, Beijing 100101,China;Hunan Planning 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Changsha 410007,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2]湖南工业大学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株洲412007 [3]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4]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长沙410007

出  处:《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BQ02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J3056);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18YBC064);株洲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WL2016A001);湖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7B40)

年  份:2019

卷  号:30

期  号:3

起止页码:39-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2019_2020、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洞庭湖区14个监测断面的1991-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入出湖9个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结合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系统评价和分析了洞庭湖水质与营养状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水质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由1991-1994年的Ⅱ类水质为主演变为2011-2015年的Ⅳ水质为主;洞庭湖富营养化状态由中营养状态逐步演变为轻度富营养化,导致水质变化的关键指标是TN和TP;从空间分布看,东洞庭湖污染最为严重,西、南洞庭湖污染较轻。探讨了洞庭湖水质变化的主要致污因子,点源和面源是其两大主要污染物来源,同时还受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荆江三口来水锐减的影响。最后对治理湖区水质环境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湖区水生态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

关 键 词:洞庭湖 水质污染 富营养化 水沙变异 三峡工程

分 类 号:X524] X8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