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省近年育成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Agronomic and Quality Traits of Wheat Varieties Bred in Sichuan in Recent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JIANG Jin;JIANG Yun;WANG Shurong(Nanch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ong,Sichuan 637000,China;Biotechnology and Nuclear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Sichuan 610061,China)
机构地区:[1]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1
基 金:南充市研发资金项目(17YFZJ0034);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6ZYPZ-004)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682-6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给四川小麦新品种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统计了2008-2018年四川省审定的100个小麦品种的6个农艺性状和8个品质性状,并对其性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8年四川省审定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22.0kg·hm^-2;产量三要素中,穗数和粒重呈下降趋势,穗粒数呈上升趋势。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36d,株高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高产品种的穗数较多,千粒重较高,增加穗粒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近年审定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和沉降值相对较高,但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指标相对较低;同一品种多个品质指标间强、中、弱筋层次交错。总体来看,四川省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穗数接近350×10^4·hm^-2、穗粒数44粒、千粒重45g以上的多穗型品种可能更适合四川气候和生产条件;相同品种的多个品质指标间不协调,总体较差,品质遗传改良研究亟需加强。
关 键 词:四川 小麦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演变
分 类 号:S512.1] S33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