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干湿界线时空变化特征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DRY-WET CLIMATE FROM 1961 TO 2013 IN LOESS PLATEAU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耀宗[1,3] 张勃[2] 刘艳艳[1,3] 张多勇[1,3]

Zhang Yaozong;Zhang Bo;Liu Yanyan;Zhang Duoyong(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History,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Gansu 745000,China;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70,China;Qingyang Centr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mbat of Desertification,Qingyang,Gansu 745000,China)

机构地区:[1]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3]庆阳市荒漠化防治中心,甘肃庆阳745000

出  处:《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代同治以来黄土高原马莲河流域荒漠化风险评估与防治研究”(31460090);陇东学院博士基金项目“陇东革命老区在适应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化防治机制变化及对策研究”(XYBY1708)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_E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干湿区界线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利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的76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降水、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潜在蒸散量,进而计算干燥度指数。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干燥度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反距离加权差值(IDW)研究了干燥度界线的动态变化格局。[结果]近54年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度指数呈微弱增加趋势,四季变化中春季呈上升趋势,冬季为减小趋势,夏、秋季变化不明显,空间上兰州以西,银川—太原一线北干燥度指数呈减小趋势;(2)干旱与半干旱区界线在107.5°E,37.5°N以东表现为经向变化,以西为纬向变化,近54年干旱区范围变化不明显;(3)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南北方向波动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向南扩张到华家岭—六盘山—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长治一线以南,半干旱区面积达到最大,比20世纪60年代的半干旱区范围扩大14%,比2000—2009年大5%左右。[结论]近54年黄土高原总体上地区呈干旱化趋势,半干旱区面积扩大,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年代际南北波动频繁,变化范围大,半干旱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关 键 词:黄土高原地区 干燥度指数  干湿变化 时空格局  气候变化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P9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