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产业扶贫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效果——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准实验研究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on Farmers’ Income: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ilot Project in the Wumeng Mountain and Liupan Mountain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NING Jing;YIN Haodong;WANG Sangui;LIU Mingyu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Research Department of Rural Economy,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Beijing 100010,China;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83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北京100010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扶贫研究院,北京100872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机制与政策研究”(15ZDC026)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4
起止页码:58-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本文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3个省8个县的准实验研究数据,采用DID分析了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收入的影响。理论上,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直接带动可以增加农户的经营性收入,通过就业带动可以增加农户的工资性收入,通过资产收益和补贴可以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实证研究发现,产业扶贫项目对家庭人均总收入具有正向作用,具体而言,产业扶贫项目对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人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通过PSM-DID模型以及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该结论反映了当前产业扶贫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即基层政府和执行主体在成本、收益、风险等因素影响下偏好资产收益模式,所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和劳动务工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为此,需要让贫困户更多地参与到农业产业链中,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并培育经营主体和农村的精英人才,增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户脱贫致富。
关 键 词:贫困 产业扶贫 专业合作社 精准脱贫
分 类 号:F32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