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秸秆还田方式与灌溉量对土壤碳水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and Irrigation Amount on Soil Carbon and Water Environment and Maize Y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ao Tianping;Zhang Chun;Liu Wentao;An Zhen;Ning Tangyuan(College of Agronomy,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Crop Water Physiology andDrought-Tolerant Germplasm Improve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Taian 271018,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基 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05);山东省2017年度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
年 份:2019
卷 号:51
期 号:6
起止页码:108-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通过防雨棚控水栽培池微区试验,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水分条件对土壤碳水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两种秸秆还田方式:秸秆地面覆盖起微垄(沟垄高12~15cm,垄作,R)和秸秆粉碎掺混土壤后平作(平作,F);3种花后水分灌溉处理:田间持水量的75%~80%(水分充足,CK),65%~70%(轻度干旱,SD),55%~60%(干旱,D),探究它们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平作还田方式更有利于秸秆保水作用,促进有机碳的积累和产量形成,开花期FCK分别比FSD、FD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19.74%、34.81%;在干旱条件下垄作较平作秸秆还田处理更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保持,开花期、灌浆期和收获期RD土壤含水量较FD分别高10.48%、13.13%、8.21%。充足灌溉能够显著提高3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可见,在干旱条件下,秸秆还田与微垄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土壤碳含量,提高土壤含水量,并显著增产。
关 键 词:秸秆还田方式 灌溉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含水量 玉米产量
分 类 号:S513.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