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肝损伤的动态变化    

Dynamic changes of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灿[1] 何法静[1] 杨潇[1] 官丽欢[1] 张思敏[1] 周艳莹[1] 范仕成[1] 姚欣鹏[1] 黄民[1] 毕惠嫦[1]

HUANG Can;HE Fa-jing;YANG Xiao;GUAN Li-huan;ZHANG Si-min;ZHOU Yan-ying;FAN Shi-cheng;YAO Xin-peng;HUANG Min;BI Hui-chang(Lab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Guangzhou 510006,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实验室

出  处:《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348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A030311018)

年  份:2019

卷  号:54

期  号:6

起止页码:1062-10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在体内由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为4-羟基环磷酰胺发挥抗肿瘤作用。CPA除引起骨髓抑制、膀胱炎等毒性反应外,还会引起肝损伤。本研究旨在评估CPA在小鼠体内产生肝损伤的动态变化过程。雄性BALB/c小鼠单次腹腔注射CPA(200 mg·kg^-1),分别于0、2、6、12和24 h后采集血清和肝脏样本进行生化和病理检测。动物实验方案经中山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表明,小鼠给予CPA 2 h后开始出现肝损伤,在12 h肝损伤最严重,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丙二醛(MDA)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显著下降,广泛可见肝细胞水肿并伴有空泡变性,而24 h之后肝损伤显著改善。由于CPA产生氧化应激损伤,机体应激性激活核因子红细胞系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上调NRF2下游醌氧化还原酶1(quini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lutamate cysteine modifier subunit,GCLM)的表达,从而抵抗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阐明了CPA所致肝损伤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探讨了NRF2介导的机体保护机制的动态变化,为抵抗CPA所致肝损伤提供了科学数据。

关 键 词:环磷酰胺 肝损伤 氧化应激 核因子红细胞系相关因子-2  

分 类 号:R9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