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Yan;ZHAO Hongyan;HU Huangjingling;LI Bin(The Studio of Dr.LI Bin,Wuhan 430073,China;School of Fashion,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430073,China;The Research Cent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bei Province,Wuhan 430073,China)
机构地区:[1]武汉纺织大学李斌博士工作室,武汉430073 [2]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武汉430073 [3]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430073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079)
年 份:2019
卷 号:56
期 号:7
起止页码:86-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中国蓝印花布起源的问题,染织史学界虽然有起源于宋代“药斑布”的观点,然而对于其具体如何起源的论述却十分笼统。站在中国染织史内外史的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文章认为中国蓝印花布的起源是宋代染缬技术积累和外部环境刺激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在工艺上,剪纸艺术为其花版制作提供了纹样基础,三大染缬工艺则为其染色工艺奠定了技术支持,拓本印刷工序启发了其刮浆防染工序;在原料上,印染坯布在元代之后逐渐由麻布向棉布转型,其染料则在明末清初由菘蓝转变为蓼蓝;在外部因素上,宋代蜡价格、染缬禁令强力促进了蓝印花布在民间的产生与发展。
关 键 词:蓝印花布 起源 夹缬 蜡缬 染织
分 类 号:TS941.12] K876.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