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超声引导下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钟志年[1] 归华[1] 靳康[1] 邓少果[1] 林小清[1] 王庆甫[2]

机构地区:[1]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5350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

出  处:《中医药导报》

年  份:2019

卷  号:25

期  号:10

起止页码:82-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对照组患者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症状、功能及椎-基底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纳入60例,治疗过程脱落病例2例,58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积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眩晕和颈肩痛积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明显不适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20.70%);治疗组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治疗组局部血肿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关 键 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超声 针刀 星状神经节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分 类 号:R246.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