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表现形态透视及治理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建军[1] 周玉[2]

机构地区:[1]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17YJA710018);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抑制路径研究"(CSZ17041)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212-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警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上十分活跃,除了继续否定中国近现代革命外,还有四大新的表现形态:一是通过所谓"真相"抹黑革命领袖、诋毁革命英雄;二是通过"削株掘根"从源头上否定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三是通过掀刮"民国风"美化民国、质疑革命、影射当下;四是通过制造"精日"乱象媚日辱国,践踏民族尊严。其实质都在于丑化党史国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若任其泛滥,必将严重干扰广大网民的历史认知,使党的执政地位面临严重质疑,必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构成严峻挑战,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网络传播的治理,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关 键 词: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传播 马克思主义 “民国风”  “精日”乱象  

分 类 号:B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