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MAS育种改良籼稻恢复系R747及其杂交种稻瘟病抗性    

Improvement of Blast Resistance of Indica Rice Restorer Line R747 and Its Hybrid by MAS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廖花[1] 黄俊[1] 刘雄伦[1,2] 刘金灵[1,2] 李永聪[1] 赖怡帆[1] 张旭辉[1] 王国梁[1,2]

Liao Hua;Huang Jun;Liu Xionglun;Liu Jinling;Li Yongcong;Lai Yifan;Zhang Xuhui;WangGuoliang(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Rice and Rapeseed Breeding for Disease Resistance, College of Agronom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rop Gene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of Hunan Province, Souther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rain and Oil Crop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油菜抗病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 [2]湖南农业大学,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8

出  处:《分子植物育种》

基  金: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16ZX08001-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103-2);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5NK1001-2)共同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17

期  号:10

起止页码:3289-32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改良籼稻恢复系R747及其杂交种的稻瘟病抗性,以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籼稻品系75-1-127为供体亲本,以R747为受体及轮回亲本,利用Pi9基因内功能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实践。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室内接种试验表明,75-1-127与R747对来自国内外不同稻区的24份稻瘟菌菌株的抗菌谱差异显著,抗性频率分别为91.7%和41.7%,两亲本在田间自然病圃苗瘟抗性表现分别为高抗和高感;根据Pi9基因序列信息开发了一个共显性多态标记SPL-1,该标记在75-1-127和R747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一条745 bp和一条850 bp的条带,标记基因型对稻瘟病抗感表型的选择效率为100%;从BC6F3株系中遴选出一个高抗苗瘟的改良恢复系R747-Pi9,并用它与不育系培矮64S、P88S和桃1A分别配制出高抗稻瘟病的杂交种;利用分布于水稻全基因组不同位点的220个SSR标记,分析了改良抗病恢复系R747-Pi9与受体亲本R747的遗传背景差异,结果表明R747-Pi9对R747的背景回复率为0.94。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回交育种,成功定向改良了恢复系R747及其杂交种的稻瘟病抗性。

关 键 词:水稻  稻瘟病抗性改良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Pi9基因  

分 类 号:S435.111.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