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的博物观念及其知识分化    

The Concept of Ancient Chinese Natural History and Its Knowledge Differenti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郗文倩[1]

Xi Wenqian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西学术研究中心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文体史”(项目号:15BZW089)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期  号:3

起止页码:113-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博物的观念,即强调通晓众物、见多识广、知识渊博,但在"观"物时更多将重心放在观察外物对人事的"作用"方面,如关注事物的善恶祯祥、强调自然外物对人情志的感发等。博物学早期并无明确的知识划分,内容相对浑融,但至汉代,伴随着图书整理的全面展开以及名物训诂文字之学的成熟,博物学知识体系开始逐渐分化,以更明确清晰且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名物之学与格物致知的观念系统;辨物、劾物的知识、技术和思想系统;以铺陈体物来逞才炫博的汉赋创作等。尽管汉代观察、记录、解释、呈现外物的渠道各有分野,但从整体看,仍保持着鲜明的人文艺术色彩,展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点。

关 键 词:博物 劾物  名物 体物

分 类 号:N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