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铁网络化时代典型旅游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化——以黄山市为例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Tourist Flow in Typical Tourist Cities in the Period of High-Speed Rail Networking:A Case Study of Huangshan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磊[1,2] 陆林[1,2] 穆成林[3] 孙小龙[4]

LI Lei;LU Lin;MU Chenlin;SUN Xiaolong(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Anhui, China;Center for Tourism Planning and Research 3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Anhui, China;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China;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 Cultur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0, Guizhou, 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安徽芜湖241000 [2]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国安徽芜湖241000 [3]阜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安徽阜阳236000 [4]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中国贵州贵阳550000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1)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207-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交通对旅游流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铁作为近年来我国诞生的新兴地理要素,正在对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聚焦高铁对典型旅游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影响,以黄山市为案例地,通过对高铁开通前(2015年4月)、高铁刚开通(2015年8月)、高铁运行两年(2017年7月)、高铁网络形成(2020年)四个时间节点的观测、调查和预测,结合3 600份调查问卷和955条旅行社在线旅游网站线路数据,借助Excel、SPSS、UCINET、ArcGIS、Photoshop等分析软件和研究方法,研究高铁网络化时代典型旅游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高铁刚开通,黄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变化并不明显。②高铁运行两年,黄山市旅游流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逐渐降低,“核心-边缘”结构显著,核心区逐渐向高铁沿线城市转移,形成新的旅游发展轴线,网络整体合作水平上升,“旅游核心+高铁沿线城市”成为最主要的合作形式。黄山市的节点功能和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呈现极化发展趋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提升,高铁沿线城市的节点功能和区位优势普遍提升,成长为次级旅游中心和交通核心,非高铁沿线城市节点功能普遍下降。③预计到2020年,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将建成,黄山市高铁网络持续优化,旅游流网络规模继续扩大,网络发育更加完善,沿高铁线路将形成多个环形核心区,边缘区将覆盖国内主要大中城市,黄山市与高铁沿线城市的合作关系持续增强,对周边旅游地的辐射功能亦不断提升。黄山市节点功能和区位优势再次提升,沿高铁网络将形成多个次级旅游中心、交通核心,高铁沿线城市的区位优势继续增强,整体网络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④高铁开通至运行两年,黄山市旅游空间结构逐渐由不均衡的“网状”结构演化为“网状+链状”结构,待2020年高铁网络基本成型

关 键 词:高铁网络化  典型旅游城市  旅游流 圈层结构 高铁旅游轴线  区位优势  极化效应  

分 类 号:F901[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