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现状及典型菌鉴定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decoction pie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ypical bacter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邓海英[1] 龚勇祥[1] 李连凤[1] 邓雪丹[1] 唐诗[1] 康四和[2] 江珍玉[1]

DENG Hai-ying;GONG Yong-xiang;LI Lian-feng;DENG Xue-dan;TANG Shi;KANG Si-he;JIANG Zhen-yu(Medical College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Occupational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Wuhan 430065,China;Hube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Wuhan 430075,China)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5 [2]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5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7ZRA072)

年  份:2019

卷  号:50

期  号:9

起止页码:2242-22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IPA、J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微生物污染是饮片外源性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对近10年来饮片微生物污染及典型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饮片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品种、来源及炮制方法饮片间微生物污染存在较大差异,耐热菌及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污染率高,其他控制菌检出率较低。污染典型菌的分离鉴定研究主要集中于耐热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典型耐热菌主要是来源于土壤及其他外环境的芽胞杆菌属,少数分离菌株对人类有致病报道;分离的典型革兰阴性杆菌70%以上菌株有致病报道,以阴沟肠杆菌为常见分离菌。近年来,一些新的污染典型菌检测方法逐步被应用,如API、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FRIT、MALDI-TOF/MS、核糖体分型技术及16 S rR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这些方法较传统方法更灵敏、快捷和准确。

关 键 词:饮片 微生物污染 典型菌  耐热菌 革兰阴性杆菌

分 类 号:R29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