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沉积环境  ( EI收录)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Lower Cambrian Qiongzhusi Formation shale in the Upper Yangtze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建华[1,2] 金之钧[3,4] 林畅松[5] 刘光祥[3,4] 刘可禹[1,2] 刘忠宝[3,4] 张钰莹[1,2]

Zhao Jianhua;Jin Zhijun;Lin Changsong;Liu Guangxiang;Liu Keyu;Liu Zhongbao;Zhang Yuying(Key Laboratory of Deep Oil and Ga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Qingdao,Shandong 266580,China;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Qingdao,Shandong 266580,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hale Oil and Gas Enrichment Mechanisms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Beijing 100083,China;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School of Ocean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80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4]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141)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701-7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展现出了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是油气资源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通过露头观测、岩心描述、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对该套页岩沉积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矿物学、岩石组构及沉积构造的不同,在筇竹寺组识别出5大类12小类岩相类型,进一步总结了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斜坡-盆地沉积体系中发育的6类典型的沉积序列,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浅水陆棚沉积处于氧化、相对低的古海洋生产力条件下,发育磷质-云质-泥质沉积序列和砂质-泥质-灰质沉积序列,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深水陆棚以及斜坡-盆地沉积处于贫氧-缺氧、高海洋生产力的条件下,发育富含有机质的泥质-磷质-云质沉积序列、硅质-泥质沉积序列和泥质沉积序列。在四川盆地资阳-长宁一线陆内裂陷槽内部以及四川盆地之外东南部黔中、黔北及鄂西-渝东等大部分深水陆棚沉积区是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有利区域。此外,热液活动为黔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存条件,有利于形成富有机质的页岩。

关 键 词:岩相类型  沉积模式  沉积序列  沉积环境 页岩 下寒武统 上扬子地区  

分 类 号:TE1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