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地方建构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俊骋[1] 李露[1]

DAI Juncheng;LI Lu

机构地区:[1]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出  处:《旅游学刊》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5

起止页码: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方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以社区为代表的地方要素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的要求,保护实践须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保护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通过组织保障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地原则,特别是第二十一条界定的“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将地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关 键 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遗产旅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多样性 地方性  伦理原则 保护体系  属地原则

分 类 号:G122] F592[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