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QIU Lan;CAO Jianguo;ZHOU Jianhui;JIANG Jun;WANG Xiaolin;MIAO Cunxiao(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Innovation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t Robo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Qian’an Colleg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4400,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北京科技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83 [3]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100083 [4]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河北唐山064400
基 金: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016IM01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030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RF-GF-17-A5)~~
年 份:2019
卷 号:50
期 号:5
起止页码:1065-10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仿生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机器人等复杂的三维载体表面或活动关节部位接触压力感知的可延展的柔弹性电子皮肤高柔性、高弹性和灵活可调等适形性要求高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常用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和金属材料及其化合物断裂极限应变较低,难以满足可延展的柔弹性电子皮肤的要求,因此,具有可延展性的二维纳米膜、纳米带或一维纳米线等电极或互联导体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力学屈曲的薄膜基板结构和纳米级导电元件的结构设计可有效改善无机材料的受力情况,明显提高材料整体的可拉伸性;采用纳米制造等新型技术制备的新型材料和结构一体化使得可延展的柔性电子皮肤的柔弹性显著提高。高柔弹性仿生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可提高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有利于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人机共融模式。
关 键 词:机器人 压力感知 电子皮肤 柔性 柔弹性
分 类 号:TP2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