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GIS与地理探测器的岩溶槽谷石漠化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分析  ( EI收录)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based on GIS and geodete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正雄[1] 蒋勇军[1] 张远嘱[1] 段世辉[1] 刘九缠[1] 曾泽[1] 曾思博[1]

WANG Zhengxiong;JIANG Yongjun;ZHANG Yuanzhu;DUAN Shihui;LIU Jiuchan;ZENG Ze;ZENG Sibo(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Karst Environment,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32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7jcyj-ysxX0004)~~

年  份:2019

卷  号:74

期  号:5

起止页码:1025-10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岩溶区土地石漠化已成为中国西部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后的第三大生态问题,近年来岩溶槽谷区石漠化表现出增加趋势。通过获取槽谷区石漠化、岩性、坡度、海拔、降雨量、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等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了岩溶槽谷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主要结论为:①岩溶槽谷区总石漠化面积为21323.7 km^2,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8.3%,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面积分别是11894.8 km2、8615.8 km2和813.1 km^2,分别占石漠化面积的55.8%、40.4%和3.8%;②从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来看,槽谷区石漠化主要发生在连续性灰岩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面积分别为占槽谷区相应石漠化类型面积的22.1%、22.4%和1.9%;槽谷区石漠化主要发生在15°~25°的坡度范围,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面积分别为占槽谷区相应石漠化类型面积的27.1%、18.2%和2.3%;从海拔来看,主要分布于400~800 m范围内,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面积分别为占槽谷区相应石漠化类型面积的24.9%、18.4%和0.2%;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主要发生于山地旱地中;从人口密度来看,集中分布于100~200人/km^2中;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来看,集中分布于25亿~50亿元中;③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器揭示了岩性(q=0.58)、土地利用(q=0.48)和坡度(q=0.42)3个因子是槽谷区石漠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交互式探测器进一步揭示了岩性与土地利用类型(q=0.85)、坡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q=0.75)共同驱动槽谷区石漠化的形成。

关 键 词:岩溶槽谷  石漠化 空间分析  驱动因子  地理探测器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