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减排管控期厦门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tmospher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uring Emission Control Period in Xiam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庄壹[1] 成春雷[1] 翁翔[2] 陈进生[3] 吕效谱[4] 李梅[1] 周振[1]

ZHUANG Yi;CHENG Chun-Lei;WENG Xiang;CHEN Jin-Sheng;LYU Xiao-Pu;LI Mei;ZHOU Zhen(Institute of Mass Spectrometer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Guangzhou HeXin Instrument Co., LTD., Guangzhou 510530, China;Key Laboratory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men 361021, China;Schoo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州510632 [2]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530 [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 [4]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出  处:《分析化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No.2016YFC0208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21607056;91544226);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No.DQGG0107)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47

期  号:6

起止页码:890-8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BSCO、EI、IC、JST、RCCSE、RSC、SCIE、SCOPUS、UPD、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大气减排管控措施对厦门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浓度及来源的影响,评估VOCs减排效果,于2017年8月28日至9月13日在厦门市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郊区站)使用VOCs在线监测仪器(AC-GCMS 1000)对金砖会议期间及前后厦门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金砖会议前、中、后时间段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体积浓度分别为(19.09±9.65)×10^(-9)(V/V)、(9.39±3.35)×10^(-9)(V/V)和(14.88±9.68)×10^(-9)(V/V)。会议期间TVOCs较会议前分别下降51%和37%,其中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下降比例为90%,芳香烃与烯烃分别下降53%和38%,这3类VOCs均下降超过30%。会议前、中、后时间段总臭氧生成潜势(OFP)分别为162.06、77.14和121.45μg/m^3,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分别为2.14、1.65和1.93 ng/m^3,会议期间OFP与SOAP较会议前分别下降52%和23%,芳香烃和烯烃为生成OFP的关键物种,芳香烃对SOA的生成起主导作用。PMF模型共解析出5个污染源,分别为机动车尾气源、植物排放源、溶剂使用源、油品挥发源和背景源,溶剂使用源为整个监测期间VOCs最大贡献源(32%),其质量浓度较会议前下降76%。本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溶剂使用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会显著降低主要VOCs物种的浓度,对后续控制O_3生成及潜在SOA的产量有显著效果。本研究为厦门市及其它地区的VOCs污染控制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参考。

关 键 词:挥发性有机物 厦门金砖会议  浓度变化特征 来源解析  减排管控  

分 类 号:X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