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与碳排放: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
Breakthrough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direct and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U Na;WANG Wei-dong;WANG Miao;ZHANG Cai-jing;LU Hua-Hang(Schooi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a Jiangsu 212013 , China;Business Schooi,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2]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融合驱动的新兴产业价值链构型与企业嵌入行为研究"(批准号:71704069);"农地经营权流转;农业服务外包与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研究"(批准号:7177304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向持续生态创新的我国制造业集群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批准号:16YJC630125);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创新与构建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新优势研究"(批准号:17GLB020);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17KJB170004)
年 份:2019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30-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相较于一般水平的低碳技术创新,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低碳转型要求,避免路径锁定。本文在界定并量化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中国的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尚不活跃,主要集中在东部少数几个经济发达省份,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集聚性,且其空间相关性主要由地理位置和经济关联予以体现;碳排放则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空间集聚以及对邻近地区的警示效应,且其空间相关性主要由地理位置和地理距离予以体现。②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均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碳排放的作用不显著,说明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的碳减排作用仍局限于本地。另外,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长期作用未增强,说明中国现有技术与生产体系还不能容纳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阻碍了其作用的完整发挥。③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碳排放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还未实现脱钩;本地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不仅显著增加了本地碳排放,还会激化邻近地区招商引资竞争致使其碳排放增加。因此,政府应更加聚焦于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的科技、产业、金融与财税等系统性政策支持,同时通过构建区域间行政与市场的协调机制,促使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得以发挥,进而推动低碳转型与经济绿色增长。
关 键 词:突破性低碳技术创新 碳排放 直接影响 空间溢出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分 类 号:F06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