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区块链环境下的新型网络隐蔽信道模型研究  ( EI收录)  

Research on a new network covert channel model in blockchain environ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彦峰[1,2] 丁丽萍[1,3] 吴敬征[4] 崔强[5] 刘雪花[1,2] 关贝[6]

LI Yanfeng;DING Liping;WU Jingzheng;CUI Qiang;LIU Xuehua;GUAN Bei(Laboratory of Parallel Software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Digital Forensics Lab, Institute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ZIS), Guangzhou 511458, China;Intelligent Software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Laboratory for Internet Softwar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并行软件与计算科学实验室,北京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3]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广东广州511458 [4]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智能软件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5]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互联网软件技术实验室,北京100190 [6]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190

出  处:《通信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2016QY01W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项目(No.61772507);广州市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201802020015)~~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5

起止页码:67-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区块链是随着数字货币商品兴起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具有安全可信、顽健性高等特点。首次提出区块链环境下的网络隐蔽信道模型,具有抗干扰性、抗篡改性、多线路通信性、接收方匿名性、线路无关性,可以克服现有网络环境下的隐蔽信道特性缺陷等弊端。首先提出了区块链网络隐蔽信道模型,用形式化方法建模并证明了抗干扰性和抗篡改性;其次构建了基于业务操作时间间隔的区块链网络隐蔽信道的场景;最后提出了包含抗检测性、顽健性、传输效率的区块链网络隐蔽信道评估向量,为基于区块链环境的新型网络隐蔽信道的实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 键 词:网络隐蔽信道  区块链 抗干扰性 抗篡改性  链式存储  

分 类 号:TP30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