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运动性引导想象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otor guided imagery on sleep disorders and anxiety,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虹[1] 郝习君[2] 陈长香[1]

Jiang Hong;Hao Xijun;Chen Changxia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210,China;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 300052,China)

机构地区:[1]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唐山063210 [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00052

出  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基  金: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18S18);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13277748D).

年  份:2019

卷  号:28

期  号:4

起止页码:343-3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9_2020、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对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42)。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两组在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评价睡眠质量,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价情绪状态,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周、5周后,试验组PSQI评分、HADS评分[分别为(4.95±1.94)分,(3.91±1.63)分;(12.92±2.58)分,(7.26±4.49)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81±3.23)分,(7.93±3.20)分;(18.45±3.03)分,(12.07±5.48)分],两组PSQI评分、HA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PSQI评分和HADS评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5周后,试验组SS-QOL评分[分别为(194.12±18.98)分,(213.66±17.95)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6.81±18.39)分,(194.12±25.41)分],两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SS-QOL评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可改善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 键 词:运动性引导想象  脑卒中 卒中后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分 类 号:R74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