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的方式改良及病理切片观察    

A modified method to infect Blastocystis hominis in rats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after infe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静[1] 辛致炜[2] 裴培[1] 傅晓茵[1] 廖德君[3] 卢韵宇[1] 薛飒[1] 廖振捷[4] 刘登宇[1]

LIU Jing;SHIN Jyh-wei;PEI Pei;FU Xiao-yin;LIAO De-jun;LU Yun-yu;XUE Sa;LIAO Chen-chieh;LIU Deng-yu(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China;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College of Medicine,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Tainan 7010,China;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Duyun 558000,China;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 Bioindustry Sciecnces,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Tainan 7010,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南宁530021 [2]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科台南70101 [3]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都匀558000 [4]台湾成功大学生物科学与科技学院生物科技与产业科学系,台南70101

出  处:《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6025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7GXNSFAA198124)~~

年  份:2019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161-1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建立人芽囊原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10~5、 10~6、 10~7和10~8),每组6只。4个感染组分别灌服人芽囊原虫滋养体10~5、 10~6、 10~7和10~8个/鼠,对照组灌服等量PBS。感染后第3天开始收集粪样,于洛克氏-鸡蛋-血清(LES)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镜下观察,PCR和测序确认感染前后虫株的基因型。感染后第3~18天连续收集5次大鼠粪样培养观察,记录阳性鼠感染情况。感染后第21天将大鼠全部无痛处死,分别收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盲肠等肠段的内容物培养72 h后观察,计算其最终感染数和感染密度;并取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肠道内是否存在虫体。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比较各肠段寄生数目的相关关系。结果 10~5、 10~6、 10~7和10~8感染组中确定感染人芽囊原虫的大鼠数目分别为2、 3、 5和6只。其中10~5感染组感染后第6天检出阳性结果,其余感染组第3天检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PCR及序列比对证实,感染大鼠分离的人芽囊原虫与感染所用虫株均为ST7型。肠道内容物培养结果显示,回肠、盲肠和结肠的内容物均成功培养出人芽囊原虫,且盲肠与结肠内的虫数之间呈正相关,盲肠与结肠内容物培养获得的人芽囊原虫数呈正相关性(r=0.541, P <0.01),其余肠段未发现人芽囊原虫。HE染色结果显示,盲肠有人芽囊原虫寄生并存在黏蛋白,未发现虫体入侵、炎细胞浸润、黏膜糜烂等病理损伤;其余肠段未发现人芽囊原虫寄生。结论采用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可成功建立大鼠感染模型。灌服10~5个人芽囊原虫滋养体可成功感染大鼠, 10~8个滋养体的感染效果稳定,各组随着感染人芽囊原虫数量的增加,感染的大鼠数也增加。

关 键 词:人芽囊原虫 滋养体 感染  大鼠模型

分 类 号:R38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