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羌活-独活药对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Study on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Couplet Medicine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Angelica pubescen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DUAN Kaixuan;LI Yuewen;LIU Hebo;WANG Bolong(School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Yichun University,Jiangxi Yichun 336000,China;School of Medicine,Yichun University,Jiangxi Yichun 336000,China)
机构地区:[1]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2]宜春学院医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基 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23BBG70259)
年 份:2019
卷 号:30
期 号:9
起止页码:1241-12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IC、IPA、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预测羌活-独活药对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的原则分别筛选羌活、独活的活性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羌活、独活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和筛选,然后以"Anti-inflammatory"为关键词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检索炎症相关靶基因,并与羌活、独活中活性成分靶基因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再利用Cytoscape 3.5.1软件建立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筛选得到的靶点在相互作用基因/蛋白质搜索工具平台STRING V 10.5构建其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以研究其抗炎机制。结果:从羌活、独活药对中共筛选得到香豆素、β-谷甾醇、欧前胡素、紫花前胡苷等15个活性成分,作用于转录因子AP-1、磷脂酰肌醇激酶3r亚基、雌激素受体等49个靶点,主要涉及乙型肝炎、细胞凋亡等19条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调节、前列腺素类生物合成等47个生物过程。结论:预测了羌活-独活药对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生物过程的抗炎机制,为其进一步的抗炎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 键 词:羌活 独活 药对 抗炎机制 靶蛋白相互作用 信号通路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