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红花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    

STUDY ON THE ACTIVITY COMPOUNDS AND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L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盟帝[1] 马飞祥[2] 汪亚楠[2] 路景坤[3] 薛培凤[2]

HAN Meng-di;MA Fei-xiang;WANG Ya-nan(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 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2]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 [3]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  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基  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5MS0823);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滚动支持计划(内组通字[2017]19号);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S20171013205)

年  份:2019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126-1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红花的活性药效物质基础,并分析其多种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搜索红花的化学成分,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及"类药五原则"筛选出红花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在线靶点预测平台和CTD数据库收集靶点与疾病相关信息,应用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数据库富集关键靶点相关的主要生物通路,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红花"成分-靶点"、"靶点-通路"、"成分-疾病"等互作网络图,进而分析红花的多种药理作用机制。结果:共获得黄酮类、生物碱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475个,经筛选后最终确定25个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靶点318个,其关键靶点有TP53、AKT1、ESR1等,涉及显著性通路59条,其中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等疾病相关程度较高。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成功预测红花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其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关 键 词:网络药理学 红花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