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1—2015年间我国陆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5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明伟[1,2,3] 王妮[1,2,3] 施慧慧[1] 江岭[1,2,3] 王春[1,2,3]

ZHAO Ming-wei;WANG Ni;SHI Hui-hui;JIANG Ling;WANG Chun(School of Geography Information and Tourism , Chitzliou University, Chitzhou 239000 .Anhui, China;Anhui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eographical Informalion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Chuzhou 239000, Anhui, China;Anhui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Geo-information Smart Sensing arul Services, Chitzhou 239000 .Anhui, China)

机构地区:[1]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2]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安徽滁州239000 [3]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安徽滁州239000

出  处:《干旱区地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450;41601455);安徽省2017年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联动计划项目(1704f070406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8085QD103);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2018年)

年  份:2019

卷  号:42

期  号:2

起止页码:324-3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计算了我国陆地2001—2015年地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讨论了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植被覆盖度近十几年来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陆地植被覆盖度从2001—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淮河流域、华北平原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趋势显著。根据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变化类型分为持续增长型、先减小后增长等六种类型,其中农业种植区基本为一直增长型,而主要森林覆盖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在研究时段内表现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降水是驱动华北平原北部、内蒙古、以及西北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东北、青藏高原等地区植被覆盖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光照条件是影响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变化速率  驱动力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