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品种青稞炒制后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分析  ( EI收录)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Flavor Substance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Roasted Hulless Barle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文刚[1,2] 张垚[1] 杨希娟[1,2] 党斌[1,2] 张杰[1,2] 杜艳[3] 陈丹硕[3]

ZHANG Wengang;ZHANG Yao;YANG Xijuan;DANG Bin;ZHANG Jie;DU Yan;CHEN Danshuo(Key Laboratory of Qinghai Province Tibetan Plateau Agric-Product Process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 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hree Rivers Ecological Farming and Plateau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Xining 810016, China;Qinghai Province Highland Barley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Qinghai Huashi Science & Technology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Xining 810001, China)

机构地区:[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 [2]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 [3]青海省青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华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1

出  处:《食品科学》

基  金: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2018-1-6);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6-ZJ-711)

年  份:2019

卷  号:40

期  号:8

起止页码:192-2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EI、FSTA、IC、J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不同品种青稞炒制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筛选风味化合物丰富的青稞品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0个不同品种青稞炒制样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首先探讨炒制对昆仑15号风味的影响,其次结合香气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归类。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共检出140种香气成分,包括杂环类(32种)、酯类(26种)、醇类(21种)、醛类(19种)、酮类(16种)、酸类(13种)、烃类(9种)、腈类(4种)。炒制后昆仑15号香气物质由48种增加到60种,主要增加的是吡嗪类物质。不同品种炒制青稞中相对含量最高为杂环类(38.59%~64.42%),其次为酯类(1.85%~35.98%)和醛类(7.56%~21.79%)。香气分析显示炒制青稞以可可香、烤香和坚果香为主,未炒制昆仑15号果香与甜香较强。青稞焙炒香气与青稞品种及基本化学组成等有关,肚里黄为本研究参试青稞品种中最适青稞炒制加工品种。分类分析显示样品可分为两大类,昆仑15号和藏青320相似度较高,为一类,其他品种在欧式距离为9时为另一类。

关 键 词:青稞 炒制 挥发性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分 类 号:TS21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