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体育法学:“场域”调适、规范集成与方法自觉    

Chinese Sports Law:Adjustment of Field,Integration of Standards and Consciousness of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廉睿[1] 李广[2] 王亮[3] 丁玥[1]

LIAN Rui;LI Guang;WANG Liang;DING Yue(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550025,China;School of Education,Baoshan University,Baoshan 678000,China;Business College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Qiannan 550600,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保山学院教育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3]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贵州黔南550600

出  处:《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125-1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作为"借壳"于体育的法学边缘学科,体育法学跨越于体育学和法学之间,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界对中国体育法学学科属性的争议。从时间脉络上而言,自体育法学这门学科创设之日起,即面临着内生理论建构的先天不足和外在制度实践的实施困局。因此,对于尚处于学科培育期的中国体育法学而言,话语体系的自给自足尤为关键,这也将同时决定着中国体育法学的学科理论能否得以自我证成。放眼未来,"场域"重构、规范集成与方法自觉构成了影响中国体育法学发展的三重要素,这三重因素也同时构成了中国体育法学研究的新型知识增长点。在未来的研究进程中,这3种问题理应得到中国体育法学学人的理论关怀与精准回应。"场域"重构,即是对中国体育法学研究维度的界定,它所要凸显的是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规范集成,即是对中国体育法学学科特性的逻辑解构,它试图明晰的是中国体育法学的"领域法"属性;方法自觉,即是对中国体育法学研究方法的再次审视,它试图对中国体育法学的未来演进方向进行方法论布局。未来语境中,中国体育法学学人唯有对以上三重问题进行追寻与探索,方能实现中国体育法学的理论革新与制度优化。

关 键 词:中国体育法学“  场域”重构  规范集成  方法自觉  

分 类 号:G80-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