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Analysis of 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PICC-related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UN Chen;LI Yan;ZHENG Wei;ZHANG Ya-lin;LIN Shan-shan;LIANG Yan-zhi;LI Yan(Haici Medical Group of Qingdao , Qingdao , Shandong 266033, China)
机构地区:[1]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液科,山东青岛266033 [2]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肿瘤院区乳腺外科,山东青岛266000
基 金:山东省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1YD18041)
年 份:2019
卷 号:29
期 号:7
起止页码:1053-10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9_2020、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C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进行PICC置管的16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发生CRI发生率,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长、PICC置管时间、PICC穿刺次数、化疗次数、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感染培养及药敏结果等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6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置管后有27例发生CRI,感染率为15.98%。共分离培养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占64.91%,革兰阳性菌18株占3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置管时间≥8个月、化疗次数≥7次、PICC穿刺≥3次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置管发生CR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发生CRI主要是以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CRI的影响因素较多,可以通过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提高临床效果及医疗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急性白血病 PICC置管 导管相关感染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R473[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