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庆铜矿床典型矽卡岩矿物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ormation process of typical skarn minerals in Anqing copper deposi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文强[1,2,3] 李晓晖[1,2,3] 袁峰[1,2,3] 张明明[1,2,3] 胡训宇[1,2,3] 周涛发[1,2,3]

DAI Wenqiang;LI Xiaohui;YUAN Feng;ZHANG Mingming;HU Xunyu;ZHOU Taofa(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Anhui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 Environments, Hefei 230009, China;Ore Deposit and Exploration Center,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2]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3]合肥工业大学矿床成因与勘查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出  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600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20104007;41702353;416720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Z2018HGTB0249)

年  份:2019

卷  号:42

期  号:3

起止页码:346-3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JST、MR、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安庆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了更好地理解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及矽卡岩成岩过程对后续成矿的影响,文章基于矿区地质条件、矿物学特征和矿床学相关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定量化研究。模拟结果验证了安庆矽卡岩型矿床是以双交代作用为主形成的。其中,Mg来自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从外带向内带方向迁移,因此外接触带相对富集透辉石。而侵入体中的含Fe热液则从岩体向碳酸盐岩一侧扩散,因此内接触带相对富集石榴石。岩体一侧形成的矽卡岩孔隙度较碳酸盐岩地层大,从而使得更多的含矿热液进入孔隙通道中,继续形成矽卡岩矿物;另一方面,岩体一侧的矽卡岩隔离了含矿热液与碳酸盐岩的直接接触,使得含Fe热液保持一定的活性,有利于后期磁铁矿的形成。同时,这种矽卡岩正反馈的结果为后期磁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场地。模拟结果可以提高对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成岩过程的理解。

关 键 词:矽卡岩成因  矽卡岩矿物  成岩过程 矽卡岩正反馈  安庆矿床  

分 类 号:P6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