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影响经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分析    

Risk Factor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Prostectom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哈姆[1] 雪艳[1] 喻定钢[1] 罗鑫[1]

HA Mu;XUE Yan;YU Dinggang;LUO Xin(Department of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Aba Sichuan 624000,China)

机构地区:[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外科,四川阿坝624000

出  处:《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基  金: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No.17PJ740)

年  份:2019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174-1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为确定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前列腺切除术的108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及病史情况、手术情况等,分析其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结果 34例术后发生尿失禁,占31.48%,以轻中度尿失禁为主。发生尿失禁者、无尿失禁者体质量指数,吸烟情况,合并高血压者、术前留置导尿管者占比,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手术类型,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无尿失禁者相比,发生尿失禁者年龄、前列腺体积(TPV)更大,合并糖尿病者占比更多,术前盆底肌训练者占比更少,手术时间更长,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TPV、糖尿病、手术时间为术后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盆底肌训练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于BPH患者而言,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发生率较高,高龄、TPV大、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均可进一步增加尿失禁发生风险,而术前盆底肌训练有助于降低风险,建议从控制血糖、手术时间及规范盆底肌训练等方面着手进行防治干预。

关 键 词: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697.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